叶英拍拍他的头,眼中满是宠溺。
叶炜自小爱剑,刚学会走步就抓着叶孟秋的佩剑不松手,睡觉要抱着剑才安然入睡,若是不依他便放声啼哭。
叶孟秋喜不自胜,认为四季剑法终于后继有人,便开始悉心教导叶炜,也不大去管叶英的剑法如何了。
叶英渐渐在庄中销声匿迹,三少爷的笑声倒是响彻整个山庄。
下人议论道,大概下一任庄主是要继任给三少爷叶炜了。
除了叶晖和罗浮仙,很久不曾有人来过问过叶英的生活。
叶晖心想大哥一定很孤独,可几番前来,叶英眼中并无任何落寞之色,夷然自若,不是轻拭佩剑,就是倚树观花。
可有些人,注定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千里马不能扬蹄嘶鸣,只是还没遇到伯乐罢了。
开元七年,有详细解释】情愫(一)罗浮仙哭着,忽然感到叶英回握住了她的手。
“罗姨,我想吃杏仁粥。”
罗浮仙闻言,大喜过望。
她心知叶英自小爱吃杏仁粥,虽从不主动讨要,但每每端到他面前,他都会眼睛发亮。
抹了抹红红的眼眶,罗浮仙飞快的走出屋去往厨房吩咐了。
叶英听着她的脚步渐渐消失至听不见,内心歉疚不已。
自幼,最亲近的人便是罗浮仙,就像母亲一样悉心教导,呵护备至。
叶英虽从不说感激之语,但心中早已将她当亲人对待。
更何况,倘若让李承恩看到自己这幅样子,怕是又要念叨一番吧。
随手拉过别在腰间的小绣包把玩着,叶英若有所思。
说起这绣包,倒是别有一番故事了。
那是公元732年,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开元惨变”
,是那一年的故事了。
我们不妨从头讲起罢。
正在训练士兵们操练的李承恩远远看到了传信兵飞马扬鞭的滚滚尘土,他心知,倘若不是朝内急宣,便是江湖急召。
果然,来的是少林方丈渡难大师的英雄帖。
帖中呼召各位英豪齐聚长安,商讨大事。
李承恩将帖递给了朱剑秋,询问军师意下如何。
朱剑秋沉吟半晌,“少林方丈向来在武林有极大的威严和号召力,必然是出现了什么大事才会广发英雄帖,统领与方丈大师交好,不妨前往一观。”
当日,李承恩将天策府大小事宜全权交由朱剑秋,快马加鞭前往少林。
渡难大师听闻李承恩来到,亲自自山门迎接,二人相见,不免唏嘘。
路经天王殿。
川流不息的香客熙熙攘攘,寺中钟声,木鱼声,僧人哼唱经文声交融在一起,李承恩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
李承恩十七岁进入天策府,因天策府与少林寺交情甚好,便技艺学成之后,十九岁入少林寺历练修行,接待他的便是渡难大师。
待李承恩带着对重担迷惘担忧将行回天策继任统领,踏出山门之时,恋恋不舍的回望这美好净土,看到渡难大师正向他点头,微笑温暖而慈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