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会儿,她们还要去别人家里看看他们做得标不标准。
不过,有个一两回大家就都知道了。
有个邻居道:“要是夏夏那里有电视,我们大家伙就一起到你那边去做了。
又有现成的桌椅,大家一起看着电视还能边聊天边摘花。”
黎夏那里还真能把所有人都容纳了,不过她没接这个话茬。
这么热烘烘的天,谁会想一堆人挤在自己家啊?
她还得提供风扇、蚊香、茶水。
又不是她的生意!
哥嫂也知道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
是他们欠黎夏人情,又不是黎夏欠他们的。
黎家的地坝里热热闹闹的,十几个人聚在这里。
等前头的人走差不多了,其他邻居在自家门口张望一下,再穿着拖鞋、端着干净撮箕过来。
黎家正好在两条巷子的交汇点上,三个方向都有人往这里走。
六十斤花,三十户人家几分钟就分了下去。
干活的人多,花少,比前世的黎夏显得有效率多了。
黎竣私下还问过老头老太要不要分两斤去摘。
黎夏妈撇嘴道:“两个小时才两块钱,我懒得。”
她推磨半小时,一天能挣四五块呢。
不过要是卖豆浆之前有这样的活儿,她肯定会很积极地端着撮箕开工的。
黎会计自然也不会做这种手工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