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大顺朝的党争尚且能控制住局面,高丽的士大夫之间的斗争,就是由开始的仅仅是不同政见、不同理念,发展到最后的党派林立、不断分裂。
国主权利被架空,两班贵族不断地膨胀,统治的混乱,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两班贵族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崩溃,又有新生的权利逐渐替代旧有的制度。
一个国家,不管大小,定下的制度,不能轻易更改,就像是大顺朝,一个制度定下来,十五年之内,是不能更改的,倒是高丽国,今年的赋税,跟去年的就不一样;可是去年的赋税规矩,跟前年的也不一样。
“而两班贵族管理的城池,靠大顺朝的三座,都是以贸易为主,不只是我大顺朝,东北的一些蛮族、罗刹国以及海上的商船,都是到那三座城池去做交易,安东王选择这三座城池不是没有道理,一座城池靠着海边,走海运,做海贸;一座是在关隘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键位置;还有一座像是触角一般,探入高丽内陆,离他们的王城只有三天的路程。”
“高丽不是不大么?怎么还有三天的路程?”
赵仁河道:“我看过大体的地图,只是那么点地方,急行军的话,三天都能走完了吧?”
不是他看不起高丽的面积,而是跟大顺朝比起来,真的很小啊。
“地方是小,但是那里乃是山路居多,走不快的,急行军的话,不熟悉道路情况,容易掉沟里头去。”
李钊道:“而且高丽多山,平原很少,田地更少,所以他们那里的两班贵族们才会对田地十分执着。”
“嗯,看得出来!”
赵仁河前世曾经去过那里旅游,虽然来去匆匆,但是那里的确是多山陵土丘,平原甚少。
且房屋低矮,多以茅草覆盖,吃的东西也多数都产自山里。
野菜,蘑菇,高丽参,桔梗之类的东西。
“安东王占领的这三座城池,其实是两班贵族其中,三家的私人领地,当然是划分到自己家族名下的地方,一个是崔氏,老牌贵族了,占领的就是海港那座城池,一个是朴氏,同样是老牌贵族,是深入高丽的那座城池,却也是边关重镇,还有一个是宋氏,乃是新兴的两班贵族之家,底蕴不成,但是心黑手辣,最富饶的那座城池就是他们家的,买卖倒在其次,走私却是关键,他们家还有一座朱砂矿,你是知道的,高丽的朱砂,在大顺很有名的,每年走私进入大顺朝的朱砂,价值十几万两白银,还有他们的高丽参,甚至是他们的人口,唐朝时期有名的新罗婢女,现在又流行起来高丽婢女,人长相好不好看不说,但性格十分温顺,倒是真的。”
李钊道:“所以我怀疑,安东王虽然攻下了城池,但是肯定不安稳,故而他没想那么多,这就是没有带兵打过仗的人,不知道战场上的瞬息万变,不知道刚被占领的城池,有多少事情需要去办,更有敌军会反攻,有乱民为非作歹,他清理了城池,赶走了高丽棒子,不代表他们不会回来,所以,我怀疑他那边情况并不太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