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家,就不像对外看起来那么乐呵了,而是变得或无力,或被逼得……回予一腔怒火。
老婆吵不赢,女儿会躲起来~
剩下小小儿子性格内向又不太会说话,像个不会躲的小傻瓜,只能常常听着炮火,睁大着眼睛,被卷进争执的漩涡里。
他们路桥建设所里,有一对市局过来设计立交桥的工程师夫妻,带着儿子暂住在龙凤胎姐弟家隔壁。
终于有一天,女工程师听不下去隔壁父亲吼儿子,敲开邻居的门,挺身而出将小男孩护在怀里,并对姐弟说,如果下次爸妈吵架没地方去,就来我家里。
我家里还有个小弟弟,你们一起玩,一起吃饭。
别怕,有阿姨护着你们。
小弟弟只有两岁多,是唯一不嫌弃他笨的人,每天跟着他屁股后面喊他,哥哥等我,哥哥教我,哥哥带我……
哥哥,哥哥……
离婚时,女儿跟着妈妈搬离,儿子跟着爸爸,爸爸把儿子送回了爷爷奶奶家。
虽然母亲会给钱,会偶尔看望他,但小男孩仍在极度缺爱与沟通的环境里,长到了十一岁……父亲把他接到了身边,说有条件了,市里的中学教育质量好。
男孩不知道怎么和父亲沟通,一边被嫌弃,一边模仿父亲的乐天,渐渐变成一个能说会道’外向‘的人。
但天生的不自信,并没有随着长大而消失,他一边自卑一边开朗,只是在颇为好看的外形掩护下,整个人在学校变得被人欣赏,被人喜欢。
又在颇为好看的外形保护下,自顾自讲究吃穿打扮,包装得’孤傲‘起来。
每天装腔作势,没有朋友,也不需要朋友。
但他还是他,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又不自信的外向孤独症患者。
发病,治病,发病,治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