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在印度。
麦田劳作的人孑然一身于滚滚麦浪中行过。
植种,收割,用头顶着大捆的干草。
牧羊,放牛。
田野清晨的雾霭。
黄昏的平原。
路过的村庄。
裁缝店小铺子里,埋头踩缝纫机的男子。
穿白色袍衫的老人,清晨拿笤帚清扫门前庭院。
聚集一起喝茶看报纸。
卖鲜花的摊子,人们买了花供奉祈祷。
集市里的水果蔬菜,香料,杂粮,布料,鱼,做饭,制茶,缝纫,木工……人群总是在劳作。
方式原始勤勤恳恳。
慢条斯理做事。
也不见说些什么话或做什么娱乐打发时间。
有时独自待在街口,慢慢走过小径,或长时间蹲在一个地方,无所作为保持不动。
这是印度人打发时间的方式。
聚集,独处,种种样子都觉得好看。
事后想来,那或许因为他们不急迫,有一种内在节奏。
习惯坦然面对静止单调,懂得沉默和保持当下某个状态清空。
这是以往很少见到的闲置状态。
而我以前经常可见的,是人们恨不能时刻有事情填塞时间。
无法容忍一小会的独处或孤独。
坐地铁半个小时也要拿出手机打游戏看新闻目不暇接。
这也许是一种与精神根基相互滋生的贫乏和虚弱,与物质丰裕与否无关。
每日赶路。
有时凌晨四五点起来准时上大巴车,一路颠簸。
晚上经过的村庄和店铺,已点起蜡烛或油灯。
鲜少见到争吵斗殴。
公共汽车或者火车,人挤人拥作一堆,车顶上坐满沉默并肩的男子。
炎热正午,几个男子在筑路,其中一个在大树上挂了条粗麻绳开始荡秋千嬉戏,其余的人就坐在路边微笑观望。
村庄破败、杂乱,废墟般建筑,粗糙廉价的物品。
但他们的状态并不令人觉得同情,姿态和神情怡然自得。
这些人有一种出自天性的优美和优雅。
自得其乐,一种甘愿的顺受。
接纳和服从的尊严。
76在旅馆房间看了一下当地电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