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放心。”
谢恢安慰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我们要思考的是怎么让他们听我们的话,而不是他们为什么怎么想。”
凤子樟怀着不安的心情去上朝,和崔仪一道顺利地提出了崔谢两家上缴文成十年之后的土地与奴婢的事,还没说出什么话来帮衬,凤子桓就表达了她的不同意:“方案未定,就开始着急上缴,到时候多了怎么办,少了又怎么办?崔谢两家这样做,要人家其他世族怎么办?”
众臣面面相觑。
接着她说,二十日之内,必须出方案。
文成十年的标准朕不接受,必须更改。
“此乃圣旨,不许违抗。”
顾衡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还没说完他的那一套“不可操之过急”
、“文成十年的标准非常可靠”
的妥协之词,凤子桓立刻以他是在弹劾自己为由,宣布罢朝十五日,十五日后等待方案,出来了,她就与大家讨论;没出来,那最近海内升平,一切就报给崔相、崔相处理不了的,再报给她,“免得诸位听了朕的话,忿忿不平,也不敢说,还要想尽办法害朕的性命。
朕与诸位,还是不见为妙!”
说罢,众臣再跪也没用,她头也不回的走了。
第六十八章
谢琰一早收到一张请帖,赵珣送来的,要她午时在府上见面。
特殊事情,赵珣找自己必不会为了风花雪月,但想也没用,去就是了。
她准时赵府门口,竟赵珣本人亲自来迎接。
“来了?走吧。”
赵珣把她往里带,她也知趣地什么都不问。
一路上一个姬妾也不见,到客堂最后的拐角处,她看见了几个羽林卫士,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见你颇难,朕也不方便在宫里召见你。”
凤子桓坐在首座,见了她,脸上并无笑意。
她则立刻跪拜,凤子桓打断道:“免礼,这不是在宫里。
你坐。”
赵珣也只是弯腰行礼,然后出去了,并未关门。
谢琰听了一下,连那两个羽林卫士都走远了。
“朕听子樟说,你有许多的江湖朋友。
好像你们去庐陵的路上,就遇见了两个。”
谢琰答是,“哦。
你在子樟府上,朕听说也出了不少力气,朕交待子樟的所有事情,她说,你都参与了出谋划策,作为内史,你很称职。”
她谢凤子桓的称赞,凤子桓笑了,那笑容在她看来是如此疲惫。
“你不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吗?怎么今日如此沉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