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明的天空如一片轻薄的白纱,柔柔地覆盖着整片荒野,她的确在漫天的水草中望见几处零散的烽燧。
“听说烽燧里挖出过不少汉代简牍,还说附近可能有大煎什么都来着……”
“大煎都侯障。”
林寻白接过话,“我也听过。”
“对对,就是大煎都侯障!”
胡金水嘿嘿一笑,“名字太拗口,不好记!”
林寻白详细地说明,“在玉门关守卫长城的长官叫玉门都尉,都尉下设两个侯官,玉门侯官管理东段,大煎都侯官管理西段和长城外的烽燧。
而侯官驻地的小城叫「障」,所以是大煎都侯障。”
“那小城呢?”
萧侃极目远眺,隐隐约约在东北方位望见一条带有人工痕迹的笔直线条,应当是汉长城最西端的沿线。
除此之外,她没看见其他能够称之为「城」的建筑。
“早没了。”
胡金水想当然地回答,“汉代的小城,距今有两千多年了!”
萧侃钻回车内,犀利地反问:“小城起码比长城高,比烽燧大,怎么会长城和烽燧有遗址,小城没有呢?”
同样的地理环境,同样的历史变迁,没道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胡金水顿时语塞。
林寻白思忖了一番,“我记得还有一个说法。”
“哦?”
“说是斯坦因当年来到敦煌,在长城沿线进行发掘,把玉门关小方盘城东面的大方盘城命名为河仓城,后来过了八十多年,有学者发现,大方盘城不是河仓城,而是西汉时期的昌安仓。”
萧侃眉梢一挑,听出几分蹊跷,“那真正的河仓城呢?”
林寻白抬手指向前方。
芦苇滩中赫然出现一汪清澈的湖面,越往北,这样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海子越多,仿佛一颗颗落在荒野中的泪珠。
河仓城,顾名思义,是依河而建的仓库。
他虽是头一次来,但四下观察,细细回忆,大方盘城四周寸草不生。
反倒是这一带属于盆地地形,有水有草,既在长城线内,周围又有烽燧,更适合做囤放军储的城池。
“胡导说,疏勒河水量充足时。
可以走水路给戍边的军队运送粮草,那么这些海子曾经也是个大湖了!”
“嚯!”
胡金水吹了吹两撇胡子,绕着海子向前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