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雨犹豫不语。
淳于阳了然,帝王的行踪自然不能对外人道,而显然陛下不曾提起他。
但是从何时起,他需要从别人处问帝王行踪了?
也许是淳于阳面上的怒意与讥讽太过明显,汪雨堆出小心谦卑的神色来,和气道:“原是曹校尉在里面,搬了许多账目进去。
最近陛下推行屯田制,淳于校尉您也知道。
旁的,多一句奴婢也不知道,也不敢说了。”
淳于阳没理会他,目光落在另一侧红柱前的郎官身上——那是皇帝自苏氏坞堡带回来的少坞主苏双,如今换了郎官服,佩剑守在殿前,身板挺直,极为精神。
汪雨小心问道:“您要等么?奴婢让人搬坐具来。”
淳于阳涩然道:“若陛下问起,就说温侯安好。”
便转身离开,走下白玉石阶时,才觉双膝发软,两腿已是不会打弯,每下一阶,都颤得像是狂风中的枝丫,行走间大腿内侧擦蹭着衣料,激起一阵阵火烧般的热辣的疼痛。
自长安城至河内郡黄河畔,一来一回何止千里,但他只一日一夜便赶回来,好似只眨了一下眼睛。
而自未央殿天子居所至旁舍下等郎官居所,不过短短数千步,淳于阳却好似走完了他这尚且短暂的一生。
他想到当初洛阳城中,母亲送他离家入宫时的泪水。
他想到自幼父母之间无休止的争吵。
父亲原有两个妾室,生养过的孩子都没有留住。
母亲不许父亲再纳。
他跟随陛下来长安那一年,家中来信,母亲病故。
他想,多半是给父亲气死的。
母亲病故的消息传来那一夜,陛下陪他在甘泉宫放了一盏水灯,允诺待亲政之后,便追封他的母亲为诰命。
而今亡母坟头土未干,父亲又新娶,据说是袁绍远亲之女,业已有了新的子嗣。
当初凉州叛军来犯,曹昂诛杀李傕、郭汜立了大功,他原就想要带兵,更是按捺不住,主动请缨。
陛下慷慨,将手中仅有的一千叟人尽付于他。
他却冒进落败于马超之手。
虽后蒙陛下亲救,那一千叟人散于山野,再没寻回。
陛下从不提此事,然而他心中不能不惭愧,主动搬离了原本独住的居所,来到下等郎官的居室,与他亲管的十余人同食同寝,憋着一口气要养出不会逃散的忠诚之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