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是戚长生不干了,对外宣称,姑娘病了,暂时闭门谢客。
要是让世子知道,他竟让姑娘天天给外人看,到时醋海生波,他岂不完蛋了。
俞宛秋作为新人被围观的时候,薛凝碧作为新冒出的女掌柜在商铺一条街上同样受到了非一般的关注。
女掌柜本就不多,何况是年轻小寡妇,还是财大气粗的年轻小寡妇,一口气买下了一间两层楼的店面。
而且据原店主说,付款特别爽快,他还没掏出房契,人家已经掏出银票了。
绸缎铺挂牌后,大家也知道店主是两个女人,但出来的一直只有一个。
俞宛秋事先交代过,不要跟人说本钱都是她出的,如果有人问起,就说两人各出一半,收益也是五五分帐。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俞宛秋吃亏了。
薛凝碧自己也有些过意不去,因为她一厘钱都没出。
但从现代穿越来的俞宛秋却知道,技术的力量至少可以与资本的力量并驾齐驱,薛凝碧掌握了这门技术,完全可以找别人给她投资,不一定非得跟她合作。
除此而外,按照现代管理守则,这样可以增进薛凝碧的主人翁意识,让她更卖力地做掌柜。
当然,一切的一切,只为了让俞宛秋可以安心地偷懒。
一个基本不去店里的合伙人,如果不在银钱上吃点亏,如何平衡另一方的心态?反正店铺的买主是俞宛秋,薛凝碧名为大掌柜,放到现代,也就是个总经理,俞宛秋则是隐身董事长。
但外人不知道这些内幕,他们经常看到的是薛大掌柜,便以为这店是薛凝碧占了大头。
再加上,店里挂出的招工启事,给予绣娘的待遇也相当优厚,这更增加了薛凝碧财大气粗的印象。
薛凝碧以前在绣房做工,都是自己在外面租房做饭。
根本存不住钱。
所以这回她们特意买下了一间带后院的店铺,可以为绣娘提供食宿,一时间,前来报名的绣娘络绎不绝。
薛凝碧要她们先交上一两件绣品作为预录的凭依,准备再过两天,就把俞宛秋请来,两个人一起现场考核,再决定最后的录用名单。
之所以会如此谨慎,是因为她在别的绣房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交上来的绣品很精致,本人的绣工却很粗糙。
那绣品或不是出自本人,或是以前绣的。
现在不行了。
总之,要现场考核才能确保绣娘的水准。
薛凝碧没想到,前来报名的绣娘中,竟然有程绮玉。
程绮玉也很意外,呆楞片刻后,竟带着哭腔说:“师傅,真的是您?谢天谢地,店子是您开的,这下我不会被人赶到马路上去了。”
薛凝碧早就从俞宛秋口中得知了她和魏无涯的事,也知道她来苏城找魏无涯了,以为苏城够大,不会那么容易遇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