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康熙骑在马上抚掌大笑:“我儿有福之人!”
校场上一片欢呼声,旁边有人凑趣,喊道:“巴图鲁!
大阿哥是巴图鲁!”
胤禔却没觉得自己有福气,只觉得自己很无奈:康熙要回京了,说好了警戒工作交给他,但是皇帝突发奇想,要微服回京……
这警戒工作就不好做了,胤禔仰天长叹,如果儿子遇上老子出幺蛾子怎么办!
答案只有一个:忍着。
康熙自己还是很讲究“君子不立危墙”
“白龙鱼服”
这种道理的,但这没能阻止他不折腾,这只让他叮嘱胤禔“别让护军侍卫离得太远,要注意安全。”
大阿哥简直抓狂,您还知道要注意安全啊!
那就别微服嘛。
旁边成德和朱彝尊、李光地,甚至长泰都来劝谏过,看结果就知道完全没用,胤禔干脆也懒得说了。
他一门心思琢磨怎么保卫安全,其他的,康熙爱折腾就折腾去罢。
因为皇帝要微服,所以銮驾是空的,但为了保密,胤禔还是命人假作皇帝在銮驾中,最大的证据就是白晋跟着銮驾走,只是走到通州的时候停下,然后康熙会与銮驾一道回京。
“汗阿玛,儿子会同长泰、成德一起,安排了一百护军散在前后负责安全。”
胤禔向康熙报告安排:“既然汗阿玛说想看看民情,那路上也不好住驿站,到时候只好委屈汗阿玛住客栈了。”
銮驾还需要做皇帝在其中的假象,这个人数安排倒还妥帖,康熙点头:“朕既然说交给你,那自然都让你负责。”
权责平衡,责任自然都是我的,权力在这种时候也是压力。
胤禔真有点紧张,他头回干这个活,万一康熙在路上有个好歹,不论皇帝身份,就是冲着这么多年康熙对他的关爱,胤禔也过意不去。
所以大阿哥向成德取经,花了十二分心思在上头,总算是外松内紧,布置的安全妥当。
一行人就这么上路了,也不走运河,之前康熙在钱塘江坐船就坐的很不耐烦,还是陆路更让人放心。
从江宁出来一路向北,虽然走走停停,不过也在数日之后到达了苏、鲁交界之处。
离京的时候是正月,路上还有积雪,回来的时候眼看着都要到清明了,胤禔跟在康熙身后,一行人在官道上慢悠悠的走着。
长泰和成德这对正副都统悄声聊起了旗务,朱彝尊和李光地也在讨论学术问题。
老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