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邻居传来了好消息,我家住的这一片胡同要拆迁了。
其实十年前这里就说过拆迁,却一直没有动静,但这次是真的,拆迁告示已经贴了出来。
很多人是盼望拆迁的,对于成人来说,更多的是考虑可以改善居住环境,至少不必共用水龙头、不用隔三差五换煤气罐,冬天也不用烧炉子了。
无论何时,也有充足的光线洒进屋内,不至于屋内再阴暗潮湿。
对于孩子来说,就简单许多,住楼房还是奢侈的想法,很想体验一下。
唯有一些老人,有些念旧,宁愿守着条件不好的平房院也不愿离开。
“听说是政府拆迁用地,不是商业开发用,可能给的补偿价不会太多。”
“咱们这拆迁没有回迁一说,都得走。”
“换个环境住也好,这地方有点住腻了。”
“不知道自建房算不算,自建房如果不算的话,我家补不了多少钱。
补的钱也不够到别的地方买房呀。”
“听说自建房能补点,但是补的相对不太多。
咱们就是随意说,关键看人家是怎么解释的。”
晚饭后,平时由于忙碌疏于走动的邻居们又开始在胡同路椅旁、槐树下扎堆聊天。
聊得起劲儿,也不怕蚊子叮咬,大爷们摇着蒲扇,盘算着自己家的拆迁款。
许是要不久分离的缘故,对于这邻居情谊,大家也多少有些不舍。
“家里西瓜屯得多,今多切了点儿,你们都尝尝。”
北屋大妈不知道什么时候冒了出来,端了两盘子切好的西瓜页给大家分。
“您别忙活了,这都吃饱喝足出来遛食的,再吃一肚子水回去。”
旁边一大爷打趣着,手却是岁月静好的期待生活环境即将有大的改善,我的人生也将开启新的里程碑。
对于我而言,这一天是不平凡的一天,结束了学业入职一家出版社。
但是,父母并没有因此更加高兴一些。
“之前跟你讲得很清楚,对于一个女孩子还是选择体制内的单位好,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父亲手里拿着我的合同书不悦地说。
“体制内的单位死气沉沉,除了收入稳定还有什么稀罕的。
我不想进去整天端茶倒水看报,那不是我的理想工作状态,我不想一入职就看到自己退休的样子。”
我亦是愤愤地说。
“你这孩子主意就是大,有句话叫老人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听父母的话不会吃亏。”
我越是回应,父亲越是生气。
“我的很同学都没有选择体制内的单位工作,有些学哥学姐在机关或是事业单位工作两年也辞职了。
我们都还年轻,需要更多成长和学习的机会,拿着死工资的人们虽然稳定,荒废的是自己的青春和岁月,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
我始终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我们和您一样不怕吃苦,但是我们想生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