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眼角一扫,旁边起身的却还有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那镇南候府的三少爷?王嬷嬷忙凑过来小声解释:“天使本拿着圣旨往镇南候家中去,他家老夫人说小姐早去了亲戚家,是以三少爷带天使赶了过来,那一荷包银锭子也是他嘱咐老奴给的。”
黛玉心中充满了感激,肯定是老夫人知道自己毫无准备,这才嘱咐孙儿过来,因而瞧着三少爷的目光过来,她也微微颔首,福了一礼。
这时两位嬷嬷前来拜见黛玉,一位是喜嬷嬷,一位是明嬷嬷。
旁边的李纨看时辰差不多,忙说:“既然天使已走,我们且进去罢。
老祖宗可等急了。”
“且慢!”
少年朗朗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尽是从容不迫:“且慢!
依照当朝礼制,乡君出入人家,须打开大门迎客。
洛邑乡君此番从角门进入,难道是贾家对圣旨有何不满?”
黛玉虽未看到此时他的表情,但想的见他此时定是一脸严肃。
十足的板正:“莫非你们对圣旨不满?”
门口的外院管家吓得满头大汗:“不敢不敢,小的去问过主事定夺。”
,说完就赶紧进了院子。
不多时便出来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向黛玉坐的轿子作揖致歉,将大门打开,迎接黛玉。
那傅云飞听了祖母的叮嘱,定要护送这位林小姐进了贾家才行,所以他才仗义直言,直到看着贾家开了大门,这才拱手告辞放心离去。
黛玉回到轿中,被抬着进了贾府正门。
立刻就有四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着轿子,众婆子步下跟随。
到了一道垂花门前,小厮肃然退出,上来几个婆子上前打起轿帘,扶黛玉下了轿。
黛玉扶着婆子的手下了轿子,进了垂花门。
她程不通,且不知老太太既然偏疼女儿,为何乡君今日登门,处处都是着红挂绿?府中的主子与我们乡君母亲远了些,犯不着着孝,怎得丫鬟们也处处喜庆?”
这话问得尖锐,众人瞬间沉默了,黛玉心中感念,自己心中有刺,这明嬷嬷却直白的提了出来,让贾府上下一时间猝不及防。
贾母也愣了神,再打量在座诸人,自己倒穿得素净些,三个春穿着藕荷蜜色、但看两个儿媳妇,穿得花团锦簇,这倒也罢了,毕竟是出了嫁的姑奶奶没了,娘家的人不穿孝倒也说得过去。
可是坐下丫鬟们穿红着绿,脸上也透着笑意,丝毫不体恤黛玉这个刚丧母之人的心情,这的确是贾家待客不周。
更何况黛玉是自己的亲外孙女儿呢。
想到这里,贾母的眼神就有些生气,她看了大儿媳妇一眼,邢氏毫不畏惧的看回去,您可是剥夺了我的管家权!
再看二儿媳妇一眼,王氏忙站出来:“是我的不是,近日里忙乱大丫头在宫中的女史之事,倒忘记嘱咐丫鬟们换衣服。”
贾母听到王夫人提及元春做挡箭牌,知道二儿媳妇如今有了个依傍,渐渐便不服管教了起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