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他也沾光,坐了马车。
宋国北辽本就相距千里。
如今从宋国昔日皇都长安出发,便更是遥远。
又是十五万人的军队,哪怕日夜兼程,没有个月余,也是到不了北辽的。
唯一的好处便是军队行军,不必再费力找地方下榻,白日赶路,夜间扎营便可,也算是许多方便了。
行军回朝的中的“高处不胜寒”
引自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出逃被抓叶澜弓着腰站在营帐门口,耳朵贴在帐子壁上,屏息凝神地去听。
外面和营帐里一样都是安安静静,除去山中鸟鸣虫叫,再没有旁的声音。
正是这样安静的氛围,叶澜几乎听见自己“砰、砰、砰”
的心跳声,每一下都沉甸甸的,一颗心紧张得似乎随时要跳出胸腔了。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
给自己吃了个定心丸。
这才伸手去撩开营帐的门帘子。
什么都没有。
幸好。
叶澜深深呼出了刚才吸进去的气。
定睛看了看四周。
除了帐篷,还是帐篷。
放眼望去,密密压压的一片。
为了保险起见,叶澜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挪到了旁边一处营帐的后面。
她在这一处站定后,赶紧紧张地查看周围,见到周围还是一切没有什么异样,这才放了心。
继续按照刚才的办法,挪到另外一个营帐旁边。
夜里黑漆漆的,她仅仅借着月亮的清辉,勉强能将周围看得真切,好在行动也算敏捷,不一会,便快要看不见原先那个营帐了。
这时她好像走到了一个山脚下。
不由得站定统观这里全貌。
两边高,中间低,原来是个山谷。
而她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山谷旁边两个山坡其中的一个。
叶澜站在一个旁人轻易瞧不见的角落里,昂着头去看山坡。
只见山上丛林茂密,竟是帐篷也扎不进去了。
方才她没到山脚下的时候,也曾远眺。
见到山坡盯上也有隐隐约约的营帐火光,一时心下了然。
大约是梁熙羽叫军队核心人员全住在了山谷里,后面的到山谷上扎营,以防有人偷袭。
既然已是将这山谷围住,也就自然而然地疏忽了这片林子。
叶澜提起有些厚重的裙摆,未作他想,直接就爬了上去。
这山坡虽陡,却有许多树木,她沿着草木,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的。
……梁熙羽心不在焉的走进了营帐中。
因为心有所想,一直走到榻前,才发觉床榻上已是空的,原本应该躺在上面的叶澜现在却不见了影踪。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太子爷,这时却登然变了脸色。
当下急得要出门去找。
刚走到一半,又大步折返,走到床榻前伸手去探了探她的被子。
还有些温热,看来刚出去不久。
只不过是刚才他出去的那一会功夫,她一个弱女子,应该走不多远的。
熙羽在心中暗暗安慰自己。
脚下却也不闲着,三步并作两步便出了营帐。
亲卫见刚进了门去的梁熙羽这下子又折返,十分不解,刚要行礼,却被梁熙羽抢先一步——“叶……”
他刚说了个“叶”
字,便停顿了,改口道:“林姑娘不见了,快去找找。”
亲卫拱手:“属下遵命。”
说罢,便要转身去执行他给的任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