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你脑子不好,才会在里面呆一天。”
“行了,”
总导演打断这几位常驻c的对话,“来来来,拍正片啦。”
所以,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忘记前面那一段吧,真实情况是这样的——莫辞被带进了二楼的一间房间,有一个小时的搜查时间,搜查完毕后需要回答门上的问题,回答正确才可以出去,否则就会失去一次大厅发言的机会。
莫辞一进去就断定了这是那两位日本侦探的其中之一,地上铺设的榻榻米就证明了这一点。
而根据他自己的文件夹来推论,有性格描述,有重要的细节点,至于那些细节点很多根本不可能在交谈中展现,那么可能性最大,就是体现在房间里面。
所以当莫辞看到红茶,贝斯还有吉他的时候,大概就能猜到这个房间的主人大概是谁。
只不过既然给了一个小时,那么这里肯定有更多的重要的信息点能够证明身份。
当他用藏在书中的钥匙打开了旧箱子,从里面找到了一本日记之后,心中就有了更多的猜测。
这个时候他的电话响了,他接起来,“喂,这里是莫辞。”
“莫辞,我是喻初。”
莫辞听到他的声音笑起来,也忘记了自己之前说的要维持角色。
“现在就跟我打电话了,是要交换信息吗?”
“你会这么大大方方地直接跟我交换信息吗?”
“你是杀手吗?”
“我说不是,你相信吗?”
“哲瑞·雷恩可是今天到场的侦探里面唯一一个杀过人的。”
在《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里面他杀了哈姆内特·塞德拉,因为耳聋而产生的失误被推理出而曝光,最终自杀。
“当然,我只是保持合理怀疑。”
“我明白,我先说。
我在的房间是你的房间。”
喻初说到这里停下,莫辞明白他的意思,也开了口,“我在御手洗洁的房间,当然,我确实找到了些有趣的东西。
我能设定出来一个大致的故事,但是还需要一些东西做确定。”
“我明白,如果我在的不是你的房间,而是别人的,我也会这么做,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这么做了。”
“你怎么会这么想?”
莫辞笑,“我没有什么特别的。”
“好吧,福尔摩斯先生,不,更准确一些,福尔摩斯的信徒先生,这场扮演偶像的路,也该戛然而止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君:(1)哲瑞·雷恩由艾勒里·奎因以笔名巴纳比·罗斯创作。
雷恩是一个退休的莎剧演员,隐居在纽约郊外一座哈姆雷特庄园。
雷恩双耳失聪,是一个变装高手,常常会“扮演”
成各种人物去收集信息。
雷恩的故事集中在四部长篇小说:《x的悲剧》、《y的悲剧》、《z的悲剧》以及《雷恩先生的最后一案》。
(2)简·马普尔,阿加莎·克里斯蒂所创造的乡村侦探,杀人事件莫辞听到喻初那句话的时候反应很轻松,只是笑着问他,“怎么发现的?”
“因为你这个房间里,有一张掉落到床下面,出现了对‘大裂谷时期’的研究。”
“大裂谷时期”
,从《最后一案》到《空屋》,福尔摩斯被假定死亡的那三年。
福尔摩斯自己肯定不会去研究自己这段时间,只有那些自命为福学家的福尔摩斯狂热爱好者才会去想方设法地知道那三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莫辞点了点头,“嗯,有理有据,连打电话诈我一次都没必要。”
“那你呢,你那里有什么愿意跟我交流的信息吗?”
“大概和你差不多,”
莫辞敛了敛眸,慢悠悠地勾着尾音,“今天,恐怕根本不是名侦探的盛宴。”
当莫辞结束了和喻初的对话,打算再细细地看一遍那本日记的时候,一个声音传出来,“时间到,请各位回答问题,走出房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