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准备出门上班的时候,就看到江雁翎也从东厢房里,搬出来一辆全新坤车,英国52年产汉堡牌斜梁女式车。
“呦,冷家嫂子,您这是……?”
阎埠贵今天彻底被震惊了。
“我们家老冷心疼我,掏钱托朋友给买的,比腿着强。”
江雁翎也算是实话实说。
“您这样式的车子可不多见。
不知道是哪国产的。”
阎埠贵仔细打量着车子。
没办法,现在国内市面上见到的车子,除了天津的飞鸽,大部分都是国外生产的。
当然,也有解放前昌和制作所生产的一部分老旧自行车,数量太少,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这时国内生产的自行车,都以耐用皮实的28寸为主,26寸坤车还要再等上几年。
所以阎埠贵见到江雁翎的新车,就知道是国外的牌子。
“谁知道人家从哪里买的,上面都是洋文码子,咱也看不懂。
反正挺好骑,就是不能带多少东西。
得了,不跟您聊了,我也得去上班,眼看着要迟到了。”
阎埠贵满肚子的酸水,不停地摇着头。
谁家能像冷家一样,一下子添了两辆自行车。
我们学校的校长,到现在也只骑着一辆破车子,天天还舍不得让别人碰一下。
三大妈杨瑞华正要出门买菜,就看到自家男人在不停地摇头,她很好奇。
“当家的,你脖子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等你中午回来,我给你好好按按。”
“嗐,这人跟人不能比。
我觉得我一个月关饷五十多万块钱,就挺了不起的了。
想着老冷家,买卖不干了,日子得败落一些。
结果两口子都去单位上了班。
家里还一下子添了两辆自行车,这得多大的造化。
真是不能比呀……”
三大妈听着自家男人唠叨着,她是一句话也没插。
因为她也很吃惊,这女人也能去上班?这女人也能骑洋车子?这女人……
————
随着战事的结束,国家政策的重点放在了经济发展上,第一个五年计划虽然还没有正式提出,但是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实施起来了。
四合院里渐渐住进了不少的新住户。
前院里,倒座房三间,一家四口用了两间,另一间住了个单身汉。
穿堂门西边的两间屋里,也住进了一家五口人。
都是三十多岁的父母,带着几岁的孩子,最小的孩子还在怀抱里。
后院里也搬进了四五户人家。
四合院一时热闹非凡。
每天早晨和晚上,院里的烟火气最浓。
小孩哭,大人叫,拍桌子打碗,吵着要尿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