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二、骨神经痛
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三、长疔、痈疽
痈:红肿热痛,浅而高大,未脓易消,已脓易溃易敛,因热毒熏蒸、气血淤滞所致。
疽:漫肿无头,肤色不变,边界不清,无热少痛,未脓难消,已脓难溃因寒邪郁结、气血凝滞所致。
疔:初起如粟,根深形小,状如针,顶白而痛,因邪毒侵袭、气血凝滞而致。
疖:浅表局限,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易溃易敛,反复发作,因湿热蕴结所致。
痈、疽、疔、疖,是四种发生于体表各有不同病理变化和形状特征的外科疾患。
四、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
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五、风湿病的腿为重者
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
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
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
是极为常见的疾病。
它的局部表现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
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
本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
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
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七、慢性肾炎
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以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1)臑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肾脏周围。
(3)脐周围刺血。
(脐中间不能刺)
八、肝炎刺血
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阳交,足三里,曲泽,阳陵泉,三阴交。
九、肝硬化腹水
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
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用肝炎的穴位加:肾俞,腰俞穴,条口穴(上0、5外0、5寸),肝俞。
十、痔疮特效穴
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